(首席记者 周远)清晨6:30的苏州河畔,跑步爱好者穿梭在贯通后的滨水步道;上午9:00的衡复风貌区,历史建筑修缮师正在修复一扇百年老窗;下午3:00的杨浦滨江,工业遗存改造的创意空间里正举办着人工智能展览;晚上8:00的豫园商城,数字光影秀与传统建筑交相辉映——这些新旧交融的场景,构成了2025年上海城市更新的生动注脚。
■ 空间重构:从"拆改留"到"织补绣"
• 2025年更新数据:
- 完成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286万平方米
- 新增公共空间面积突破500公顷
- 工业遗存改造利用率达92.3%
• 创新模式:
上海贵族宝贝自荐419 ▶ "一江一河"滨水空间贯通工程
▶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
▶ "建筑可阅读"数字化平台升级
■ 产业焕新:老厂房的科技转身
• 产业转型成果:
- 科创园区入驻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87%
- 文创产业年营收突破1.5万亿元
上海花千坊龙凤 - 数字经济在更新区域渗透率达79%
• 典型案例:
▶ 江南造船厂变身"船舶科技博物馆"
▶ 上生·新所打造"硅巷"创新生态
▶ 老西门片区数字文创产业集群
■ 民生改善:有温度的城市更新
上海品茶论坛 • 民生福祉提升:
-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完成率85.6%
- 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3%
- 更新区域房价涨幅控制在5%以内
"上海的城市更新正在书写'人民城市'新范式",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授吴志强指出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上海城市更新投资达3280亿元,带动就业56万人,历史风貌保护面积新增42万平方米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双赢。
(全文共计4218字,含312组城市数据,68个更新案例,53位专家访谈)